首页 > 文化频道 > 人物春秋 > 正文


后人澄清梁启勋“汉奸”误解:为日伪工作有“隐情”

时间:2012-11-14 16:39:38

[导读]资料图:梁启超最大的弟弟梁启勋梁启超直系后人发出声明表示与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拍卖无关,牵出南长街54号和梁启勋诸多往事,昨天(...

提出“故居”别无他想梁氏档案保存不易

根据梁启勋的长女梁思明及其长子孙军(其父为宋仁,革命工作时期的化名,后沿用,其本姓孙)回忆:梁启勋曾在南长街54号院建成后专门留了10间房给梁启超,梁启超在二十年代,只要到北京办事,或在清华讲学的周末,进城就住在这里。

梁启勋后人解释了为何拍卖之初要提出“梁启超事实上的北京故居”,原因是现在挂牌的梁启超北京故居,梁启超从未居住过,而是梁启超的长女梁思顺夫妇上世纪三十年代所购房屋。“相比一个梁任公从未住过的地方,南长街54号是曾经长期居住过的地方,更有条件称为故居。我们也是出于更好的纪念任公的考虑,提出这个问题,别无他想。”

此次将要拍卖的梁启超档案包括信札、手稿、书籍和器物,保存至今殊为不易。梁启勋后人介绍,南长街54号院建成初期总计40间房,梁任公(梁启超)去世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一些房屋陆续出租。解放后,仅剩14间房继续由梁启勋家居住。这些档案即保存其中。“文革”中大量书籍、手稿、信件、照片、文物被抄走,另有很多被烧毁。“目前所见的近400通梁启超、康有为、麦孟华与梁启勋的通信,系梁思明当年从红卫兵手里争取下来的,手稿则是她从当年抄家零散丢失在地上的捡起收藏的;梁氏兄弟藏书为‘文革’后返还,梁思明从文物局查抄委员会认领取回,家具器物则因红卫兵不看重,一直保存在南长街54号,直到1982年从这里搬离。”

表明自己态度后梁启超后人不再回应

梁启超后人遵循当初的态度,在通过本报表达了“与此次拍卖无关”和“南长街54号不是梁启超故居”之后,表示不会再对此事进行任何回应。

和梁启勋后人的想法类似,梁启超后人也不愿在公众面前形成“争执”的印象,实际上,在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他们曾叮嘱,写到梁启勋时不要使用“汉奸”的字眼,“我们只是表明自己的态度,没有其他”。

拍卖方北京匡时副总经理谢晓冬则希望,事情能够回到重新发现和推广梁启超思想的方向上来:“任公的思想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我们不仅仅想完成一次拍卖,也想尽一份历史责任。”

编辑:yuan4ren

关键字: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