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 文化产业 > 正文


中宣部副部长:《湄公河行动》有望成为中国电影转折点

时间:2016-11-02 10:56:17   来源:中国电影报

[导读]10月31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承办的电影《湄公河行动》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国家新


10月31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承办的电影《湄公河行动》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出席。
 
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汤恒、副局长王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副局长李国奇、副巡视员周建东,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等,与多位专家学者和影片主创也参加了研讨会。
 
景俊海(中)、汤恒(左二)、张宏森(右一)等与《湄公河行动》主创合影。
 
电影《湄公河行动》由博纳影业等出品,林超贤执导,张涵予、彭于晏等主演。该片自9月30日上映以来累计票房接近11.5亿,观众人次超过3700万,创造了主旋律电影的历史新高,成为广大观众和社会各界交口称赞的佳作。
 
景俊海在致辞中说,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湄公河行动》在前期不被市场看好、排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凭借超高的口碑实现了票房逆袭,在多家网站上被称为评价“2016年度最好的国产电影”,让人振奋。
 
景俊海指出,“《湄公河行动》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因为团队很优秀、很努力,而且团队的组合也很科学。四位主创的名字(于冬、黄建新、林超贤、张涵予)让人感悟到赋予内涵、勇于创新则能超贤、则能超越寒冷的冬天。这部电影有希望成为中国电影转折点,载入中国电影的史册。”
 
今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两周年,电影《湄公河行动》在此时推出,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践行“努力攀登电影创作高峰”指示的具体落实。景俊海表示,电影《湄公河行动》凭借创新的艺术表达、精彩的视觉呈现、商业化的包装手段实现了同类题材的类型突破,取得了口碑和市场的双赢,是一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精品佳作。
 
研讨会上,景俊海还对接下来的电影工作做了重要指示。
 
首先,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展现人民情怀是电影发展的重要途径。《湄公河行动》生动表现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价值观,弘扬了主旋律,彰显了国家情怀,点燃了年轻观众的爱国热情,相比同期一些只有大明星影片的后续乏力、口碑失守,印证了文艺作品体现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电影《湄公河行动》上映后,有观众评价,“之所以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有人正竭尽全力把黑暗挡在了看不见的地方”;还有网友表示,“《湄公河行动》这样的电影,上映不停,看片不止”。影片主演张涵予也发微博称,“正三观,反毒品,逆流而航,不畏艰险,只为保护该保护的人”。
 
景俊海认为,这样的市场反馈充分证明,时代需要主旋律,时代呼唤英雄,这样塑造中国英雄的电影,理所当然成为市场和中国电影的主流。电影《湄公河行动》讲述的故事、传递的价值,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正能量、最昂扬的主旋律。电影让观众相信,在中国公民有需要的时候,强大的祖国会站出来保护自己。
 
从古至今,唱响主旋律、讴歌真善美,都是文艺作品的应有之义。文艺作品应该是美感和价值观的统一。在美国大片中,也频频看到《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等宣扬美国主流价值观的电影。景俊海指出,如果我们不宣扬主流价值观,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我们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电影创作的引领作用,打造出思想价值、艺术手法与市场表现俱佳的电影作品。
 
其次,勇于开拓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湄公河行动》主创团队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打破固有套路,在类型化、商业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景俊海表示,该片把主旋律故事讲得真实、引人入胜,没有进行脸谱化刻画,没有“高大全”,让故事本身吸引观众、感动观众。影片把主流价值观融入人物、融入真实的案件中,点燃了观众的爱国情怀,该片为文艺创作如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表达主流价值观提供了生动范例。
 
第三,坚持文化自信,精益求精,精耕细作,是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景俊海说,电影《湄公河行动》主创人员筹备三年,深入交流,在高温环境下实拍了150多个工作日,片中的警用装备细节展示不仅营造了真实感,还展现了我国公安系统的科技实力。《湄公河行动》再一次证明,电影的号召力不在于噱头,快餐式的作品是要撇去的泡沫,用心创作的作品才能成为经典。
 
景俊海还表示,电影人要有骨气、有坚守、有精气神,始终对电影抱有敬畏之心,牢牢守住电影的思想价值观,克服浮躁心态,摒弃急功近利,用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心态打造良心之作、打造精品力作,让电影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最靓丽的名片,成为最受欢迎的形象大使。
 
景俊海在认真听取了影视界专家、学者对于《湄公河行动》的评价后,认为此次研讨会很有意义,嘉宾准确提炼出了“双主流价值观的结合”、“补钙意义”等观点。他指出,电影《湄公河行动》的成功有力证明,我们有能力、有实力拍出好看的主旋律电影。创作要抓住电影的本质、规律、属性,挖掘美、彰显美,才能抓心、走心。电影创作必须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故事进行传达和构建,营造出绚丽多彩的视听奇观,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主旋律佳作。
 
景俊海强调,民族需要精气神,不需要老低着头,在互联网让文艺格局改变的情况下,电影人更有坚守责任和担当。亿万中国观众对电影发展寄予厚望,观众是忠实粉丝,是发展沃土,希望中国电影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担当作为,多出精品力作,为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做出新的贡献。
 
童刚在致辞中谈到,电影《湄公河行动》是电影工作者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完成的一步精品力作,做到了“三性统一”,实现了两个效益,让电影界倍感鼓舞。他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一,关注现实、精准取材是电影创作的有效途径。2011年,“湄公河10.5案件”震惊全国,这是改编电影的好题材,不仅能展现公安干警忠于职守、坚韧不拔的职业精神,表现公安干警跨境执法,更彰显党和政府保护人民的决心,符合商业类型片的创作规律。事实证明,现实生活是电影创作的源头,重大事件是电影创作的富矿,利用社会实践的群众基础和高度关注,就能强化影片的吸引力。
 
二,充分准备、精心打磨是电影创作的关键要素。摄制组累计查阅了上百万字的资料,深入实地采访,从创意到制作完成历时三年半,导演林超贤在马来西亚拍摄时被毒虫叮咬休克,到医院稍作处理后便返回现场。出精品必须精心打磨,攻坚克难。
 
三,优化资源、善用人才是锻造精品的可靠保障。在影片筹备和拍摄的过程中,公安部给予了充分支持,开放了几乎全部办案卷宗和采访资料,帮助主创全面深入掌握事实材料。影片大胆突破常规,邀请在警匪动作片极富经验的香港导演林超贤执导,邀请台湾演员彭于晏出演男二号,加上内地电影人黄建新、张涵予等,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摆脱了常见的公式化、概念化的电影创作模式。
 
四,创新开拓、借力科技是观众认可的必然选择。电影《湄公河行动》严格遵循类型化电影的创作规律,在电影语言和高科技手段运用上不断创新,节奏感极强,毫不拖泥带水,高度还原了真实案件,宏大场景和火爆动作让观众应接不暇。同时影片充满人性温暖,将主旋律精神和人文内涵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
 
五,准确投放、做好宣传是实现两个效益的新要求。电影《湄公河行动》的宣传基调始终锁定硬汉、正能量等关键词,制作了大量精致物料,避免炒作,用真实力量和品质吸引观众。
 
张宏森认为,此次研讨会从一部影片入手,解剖作品的经验得失,知微见著、因小见大,展望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前景。他表示,当下中国电影正处在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迈进的关键发展阶段,处于在高速前进中遇到风浪波折的特殊时期,因此电影人一定要保持文化定力和文化自信,锐意进取、努力开拓、聚焦质量、勇攀高峰,实现由创作“高原”向创作“高峰”的转变,不断为观众提供更多优秀的精神文化食粮。
编辑:苗翠花

关键字:湄公河中宣中国电影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