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 传承 > 正文


探秘桂林桃花江新岩古人类洞穴遗址

时间:2012-11-14 18:48:18

[导读]新岩遗址文物,铸青铜斧,青铜钺石范经鉴定为西周时期遗物 图/桂林日报 聚田村附近的桃花江畔,河道纵横交错 图/桂林日报江河溯源,人类寻...

“新岩遗址”紧靠桃花江

聚田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它基本坐西朝东,背依大岩山,前傍桃花江西岸,前面田野平坦,山环水绕,俨若世外桃源。

听说记者一行是来考察新岩遗址的,已68岁的阳国威老人非常热情。一阵寒暄之后,他和欧阳锋一起,带记者来到屋后约50米的新岩遗址参观。欧阳锋曾经参与过新岩遗址被发现时的考察。

该洞穴洞口基本朝东,离山脚约50米,洞口扁平,长40多米,最高处有6米左右,洞口被几组较大的钟乳石分隔成3个部分,有多个洞口可进出。

站在洞口放眼眺望,沿山脚是一片小水塘,村中鸡犬相闻,四周阡陌交通,桃花江故道如同一条绿色飘带,从村庄不远处的南面流过,更远的四周则环绕着一片峰林和峰丛。当远古的海水退却之后,这一带河流纵横,湖塘星罗棋布,四周山上野兽成群。桂林先民在这里捕鱼,捡拾螺蚌,围捕野兽,采集野菜野果,好一处人类理想的“伊甸园”。

在洞口,还保存有用大条石修筑的石门及数米长的墙体下部。据老阳说,原洞口有一石碑记载:当地村民为防战乱,曾集资用条石修石墙堵住各洞口,仅留一个进出的洞门,墙体上还留有望孔和射击孔。石碑上面落款是“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清咸丰年间(1851-1861)及侵华日寇攻占桂林期间(1944年11月-1945年8月),村民又两次重修洞门。1958年附近修金陵水库时,石墙上的石头大部分被村民拆了拉去修了水库。原在洞口的石碑,也被抬去修了公路。

在老阳的引导下,记者首先来到洞口南边,找到了多处堆积物与岩浆融合在一起的钙化层,上面露出动物骨骼化石残片及较多螺蚌化石。

韦军告诉记者:“这叫文化层。它由古人类在洞口丢弃的生活垃圾与溶洞中的水钙化形成。研究文化层中的文物和化石的年代,是鉴定古人类遗址年代的主要办法。”

内洞有两个相连的大厅,地面比较平坦干爽,有一层较厚的胶泥层,总面积约600平方米。据老阳说,该洞出土的一颗人牙化石,就是从洞内最里面钙化层中无意中发现的。在靠近洞口一处呈斜坡的石壁上,有多个人工开凿出来的凹槽,两位文物工作者认为,这是前人为搭建临时住所安放横梁开凿出来的。

“文物主要是从这个地方挖出来的。”来到中间洞口旁边,老阳指着几个乱石中间一个长宽均4米左右、深1米多的坑说。

这里压着几块从岩洞上方塌下来的大石块。记者到坑中观察,也发现少量螺蚌化石残骸。

北边的内洞面积约100平方米,非常干爽透光,最适合人类居住。原来堵住洞口的石墙已被打开一个缺口。

身处这幽深的古人类洞穴,揣摩着一块块螺蚌化石残骸,仿佛在研读一本饱含上古沧桑的史书,仿佛看到了光着身子的桂林先民,围坐在火堆旁茹毛饮血的情景。

在出洞时,记者在洞口的石壁上,发现了一幅古人留下的繁体字石刻:“□□□□□□,诗君子问神仙。□大岩”。因石刻被风化得比较严重,部分字迹已无法辨认。

据老阳介绍,上世纪70年代,生产队曾在此洞平地砌牛栏关牛,并多次到洞内取土当肥料,还在洞口炸过石头,所以,洞口及洞内的土层,已被破坏得比较严重。

编辑:yuan4ren

关键字: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