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教育 > 正文


科研反哺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

时间:2018-05-25 14:27:27   来源:中国教育报

[导读]“目前,我校教师约50项课题研究成果进入20门课程教学过程,8门课程实现了科研成果进教材。”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在接受采访时说。据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本科生教学培养

“目前,我校教师约50项课题研究成果进入20门课程教学过程,8门课程实现了科研成果进教材。”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在接受采访时说。据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本科生教学培养,形成了“科研反哺教学”的中医专业教育特色。

据该校中医学院院长李峰介绍,学校基于“人心向学”的办学理念,依托于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从3个层面探索“科研反哺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一是科研成果进课堂,基础课程教师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项目等约50项课题中的研究成果,进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体质学”“伤寒论”“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20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二是科研成果进教材,目前有8门课程实现了科研成果进教材;三是科研成果全方位渗透,学校组织“名师大讲堂”“岐黄讲坛”等学术活动,邀请校内外名师名家为本科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将各自团队的研究成果对本科生进行宣讲,以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兴趣,熏陶和影响本科生科研思路的形成和科研思维的建立。

该校终身教授、国医大师王琦认为:“‘科研反哺教学’是创新大学教育的重要路径,有利于克服教学和科研分立状态,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滋养、相互支撑的关系。”以他所创立的新兴学科中医体质学为例,目前已开设了3门本科生课程、4门研究生课程。在本科课程“中医体质学”中讲授的“中医体质学四个基本原理、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是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的研究成果。

该校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孙传新告诉记者,目前,“科研反哺教学”的探索在人才培养方面已初见成效。“近5年,中医学院教师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7项,总经费约8250万元。2017年,本科生103人次参与了基本科研业务,涉及项目71个,资助总额380万元。近年来,本科生获创新创业类项目资助约200项,参与的学生超过1300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表示:“教学为科研培养人才,科研则为人才培养提供学术思维锻炼的平台,以提升人才成长的独立性和悟性,最终达到反哺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参与公共卫生能力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记者 高靓)

编辑:李雪微

关键字:科研教学成果人才中医课程本科生反哺培养研究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